四肢颤抖、苔薄腻、舌暗红、

【医家】胡建华
【出处】胡建华胡建华临证治验录
【关键词】四肢颤抖、苔薄腻、舌暗红、脉濡细、便秘、舌暗、步履艰难、反应迟钝、下肢无力、脉细弦、颤抖、虚风内动、四肢乏力、苔薄黄腻、畏寒肢冷、夜寐多梦、大便秘结、精血亏虚、肝肾亏虚、夜寐不安、苔黄腻、胆囊炎、纳可、病重、精亏、脉濡、纳呆、阴虚、脑萎、纳差、
【内容】
陆某,女,71 岁。1996年8月7日因“四肢颤抖、步履艰难4年余”就诊。

患者自1992年起渐进性四肢颤抖,步履艰难,长期服用苄丝肼多巴疗效逐减。刻下:手足颤抖,肢体僵硬,反应迟钝,持杖勉行数步,经常跌倒,头脑空洞感,便秘,纳呆,夜寐不安。头颅CT:脑梗塞,脑萎缩。血压150/90mmHg,舌暗红苔薄黄腻,脉濡。

【诊断】 中医:颤证(肝肾亏虚,虚风内动);西医:帕金森病。


【治则与处方】 补益肝肾,息风和络。处方:

山茱萸12克 桑寄生12克 炒杜仲12克 生地12克
独活9克 当归15克 丹参30克 天麻9克
钩藤20克 白芍30克 红花4.5克 生南星20克

全蝎粉2克(分吞)

14剂。
二诊1996年08月28日。
药后四肢较前轻松,可持杖走走停停,夜寐稍安,胃纳欠佳,大便秘结。舌暗红苔黄腻略化,脉濡细。原方治疗有效。


原方基础上加佛手9克。续服21剂。


三诊 1996年9月18日。

四肢较前续轻松,下肢无力,行走渐稳,上肢仍抖,胃纳稍增,便秘好转,大便2日一行。舌暗红苔薄腻,脉濡细。


治守原法,原方加陈皮9克、佛手9克、生山楂12克、炙鸡内金9克。续服21剂。

四诊 1996年10月9日。


四肢颤抖僵硬改善,纳食进步,大便润下,隔日一行,畏寒肢冷,头脑空洞感,夜寐多梦。舌暗苔薄腻,脉濡细。


遵其原意,治守原方。续服21剂。


五诊 1996年11月20日。
近因胆囊炎而行胆囊切除术,术后恢复较好,下肢无力,四肢颤抖僵硬,行走及持物较前进步,大便偏干,每日一行,纳可寐安。舌暗苔薄腻,脉细弦。
原方减桑寄生、炒杜仲、生地、独活、当归、红花,改钩藤15克、丹参15克,加炙僵蚕9克、石菖蒲9克、炙远志4.5克、制大黄4.5克、熟地9克、制首乌15克。续服21剂。




六诊 1996年12月18日。

四肢乏力,有时颤抖,行走及持物尚可,步履较前稳,纳佳寐安,舌暗苔薄腻,脉细弦。治疗有效,守其上方。

续服21剂。
此后患者以上方加减治疗1年半,诸症逐减,不需持杖能外出散步,甚至步行来院就诊,平时可做些家务,如剥豆等,苄丝肼多巴减成每次1粒,每日1次维持,病情稳定。




【按】本病属于“颤证”范畴,与肝脾肾关系密切,病机多为气血阴精亏虚,不能濡养筋脉,常因精血亏虚,脑络失养,反应迟钝。患者患病日久,伤及脾胃,出现纳差、便秘等胃肠道症状。山茱萸、桑寄生、杜仲、生地、独活滋补肝肾,益肾填精;天麻、钩藤平肝息风,生南星、全蝎粉祛风通络;红花、丹参取其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之活血祛风之效,病重用白芍以平抑肝阳,舒筋缓急。二诊后各症均改善,脾胃功能仍欠佳,再原方基础上予以理气和中之佛手芳香开胃。再次就诊可见稳步行走,但抖动仍作,仍投以息风通络、补益肝肾、平肝潜阳诸药。“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”,故加用陈皮、佛手等理气和胃及生山楂、鸡内金等消食和胃之药以增益脾胃之效。治守原法,服用1年半多,患者症情渐稳,情况明显好转。

内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