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饮、吐痰、咳嗽气逆、眩晕
【医家】孙鲁川
【出处】孙鲁川医案
【关键词】痰饮、吐痰、咳嗽气逆、眩晕、心悸、欲饮、胸闷、咳嗽、脾虚、痰、脉沉细而滑、脾失健运、肾阳虚、舌淡红、舌白、肾虚、肢冷、聚、湿、
【内容】
李××,男,58岁,农民。1959年9月11日初诊。
咳嗽气逆,吐痰清澈,心悸眩晕,肢冷踡卧,胸闷不欲饮食。近来月余,曾服二陈、胃苓汤等,效果不甚显著。脉沉细而滑,舌淡红,舌白薄。
辨证治疗:“脾虚生痰,肾虚生饮”。肾阳虚弱,不能熏蒸脾气,脾失健运,气不化水,故湿聚而成痰饮。痰饮泛滥,阳气不振,渍于肺胃,则咳嗽气逆,吐痰清澈,胸闷而不欲饮食。饮邪内动故心悸眩晕。治以温肾运脾,化痰理饮。方用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。
处方:云茯苓15克,桂枝尖9克,炒白术12克,炙甘草6克,熟附子片3克,广陈皮9克,淡干姜片6克。水煎服。
9月14日二诊:服药3剂,咳嗽吐痰减轻,他症尚无起色。咳嗽既已显效,仍守原方减附子至2克继服。
?9月20日三诊:上方连服6剂,咳嗽气逆渐平,吐痰亦少,四肢转温,饮食增进,心悸转安,眩晕不若前甚。脾肾阳气来复,勿虑痰饮不化。继守原方加味。
处方:云茯苓15克,桂枝6克,炒白术9克,炙甘草6克,党参9克,熟附片1.5克,干姜6克,陈皮9克。水煎服。
上方加减,调治半月,诸症悉平,告愈。
【按语】痰饮本为阴邪,治疗当以温化,故方用苓桂术甘合真武汤意,用桂、附辛热以温其肾,苓、术、姜、草以温其脾,脾肾温运得宜,阳气敷布,故痰饮自趋于消散。周慎斋云:“痰饮由于脾虚肾弱,若不温之,水何由散。”此与《金匱要略》所谓“病痰饮者,当以温药和之”之意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