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、瘫痪、小儿麻痹后遗症、

【医家】吴秀锦
【出处】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
【关键词】虚、瘫痪、小儿麻痹后遗症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上肢瘫痪、骨质增生、胃下垂、阴虚、血虚、气虚、
【内容】
瘫痪
冯××,男,23岁,工人。1979年6月初诊。
主诉右上肢瘫3个月。
病史3个月前因开锯木机不慎割断右手中指,即到医院行断指再植手术,术后即发现右上肢由肘至指不能活动,治疗至今无改善。瘫痪原因可能与手术时止血带扎的时间过长有关。
检查右上肢肘以下至各指均不能活动。前臂肌肉轻度萎缩,余无特殊。
诊断右上肢瘫痪,气血虚型。
治疗补益气血。
取穴:曲池、外关。
配穴:手三里、合谷。
操作:以穴位垂直埋线法取局部及循经穴位进行治疗。埋线每10天1次,间隔期用维生素B12作穴位注射,取臂臑、小海、阳池、支沟,每次2穴,隔日1次。
于第1次埋线后开始好转,手指开始恢复活动,其后每次埋线后均有进步,第5次埋线后各关节完全恢复活动功能,肌肉亦见发展。
按语据作者多年运用穴位垂直埋线的体会,认为它是治疗瘫痪的最佳方法。根据是作者曾用此法治疗胃下垂,小儿麻痹后遗症、大脑发育不全、骨质增生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共100例,均能取得良好疗效。上述都是顽固性虚证,以埋入的羊肠线连续多天(7~10天)在穴位内起作用来治疗疾病的顽固性,同时羊肠线压在穴位组织上,其作用方式类似慢插的补法,故是持续的补法,对顽固的虚证最有针对性。穴位注射维生素B12,也是较常用的治虚证的方法,在顽固性虚证时,与穴位埋线配合应用,对一般阴虚、气虚可单独应用,或与补法针刺、梅花针轻扣等相配合,效果亦明显。
内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