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悸、下肢浮肿、心脏病、梅
【医家】何树槐
【出处】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
【关键词】心悸、下肢浮肿、心脏病、梅毒、水肿、上脘、脘腹胀满、心衰、肾气虚弱、两胁作胀、脾肾两虚、脾失健运、舌苔白腻、不能平卧、神志清楚、食后尤甚、水气凌心、水湿内蕴、心悸气短、心气虚、大便干、关节痛、恶心、腹胀、胸闷、五脏、气粗、劳累、湿、悸、虚、
【内容】
心悸、水肿(梅毒性心脏病)
李××,女,63岁,北京人。1965年3月27日就诊。
主诉心悸10余年,加重4个月,兼见下肢浮肿。
病史10年前逐渐出现心中悸动,时常发作,每与劳累有关,尚能参加一般家务劳动,未予治疗。1年前心悸加重,活动后或走路时尤为明显,下肢浮肿,饮食欠佳。在北京某医院诊断为梅毒性心脏病,心衰Ⅱ°,经用药物治疗病证缓解。4个月前病情复发,经治疗病情无好转,故来我科就诊。来诊时患者心悸气短,胸闷难忍,呼吸气粗,不能平卧,夜寐较差,两胁作胀,脘腹胀满,食后尤甚,时有恶心,纳食不馨,下肢浮肿,按之凹陷,小便少,大便干。既往有性病史,否认关节痛类病史。
检查神志清楚,唇有紫绀,舌苔白腻,脉象弦滑而数,沉取欠力,兼见结代。颈静脉怒张,虚里搏动明显。听诊心率92次/分,心律不整,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,两肺底可闻及细小水泡音。胸透心脏向两侧扩大。
诊断心悸、水肿(梅毒性心脏病,心衰),脾肾两虚、水气凌心型。
治疗健脾利湿,益肾宁心。治取足太阴、阳明以及任脉经穴为主。
取穴:上脘、中脘、气海、内关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复溜。
操作:上脘、中脘、内关用平补平泻法,余穴用补法,隔日1次。
上法经治疗3次后,心悸略有好转,但余症同前。
4月1日复诊,宗原意增损,取穴:中脘、下脘、水分、气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复溜、、内关、公孙,针刺补法,并配以灸法。其中水分、气海、足三里、复溜每日1次,每次灸9壮。经7次治疗,心悸已止,肢肿亦消,胁肋及脘腹胀满也显著减轻。4月14日复诊改用背俞为主施治,以图收功之效,取穴:心俞、膈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胃俞、肾俞、内关、太溪,针刺补法,隔日1次。经5次治疗,腹胀消除,纳食渐增,日餐可达7两,走路和一般活动已无心悸,能参加轻度家务劳动,脉象弦滑,结代偶见,心率70次/分。本病经1个多月的治疗,症状已除,嘱其勿怒少劳,注意饮食调摄。
按语该病缘由肾气虚弱,脾失健运,水湿内蕴,下泛肌肤,上凌于心所致。治取上脘、中脘、足三里、三阴交健脾利水,取气海、复溜益肾利水,取内关守心安神,法虽符证,但效不卓著。细究其病因,该病虽然波及心、脾、肾,但病之本却在乎肾,正如张景岳所说:“心本乎肾,所以上下不宁者,未有不由乎下,心气虚者未有不由乎精”,在论水肿证中又说:“合而言之,则总有阴阳之害,而病本皆归于肾”。据此,宗原意以补肾阳为主,增用灸法,果效如桴鼓,足见治病求本的重要性。以后又宗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善用针者,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”。和《灵九枢·针十二原》“五脏有疾,当取之十二原”之旨,取背俞穴与足少阴肾经原穴相配,以达收功之效。因此,在临床上只要辨证正确,配穴得当,补泻分明,即使顽证痼疾,也能取得良好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