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悸、心血不足、心房纤颤、

【医家】高仲山
【出处】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
【关键词】心悸、心血不足、心房纤颤、冠心病、脉结代、浮肿、伤寒、神疲乏力、胸闷气短、心阳不振、心律不齐、心力衰竭、心悸不安、高血压、苔白润、心动悸、齿痕、神疲、血瘀、纳少、内伤、劳损、久病、胸闷、眩晕、乏力、痰饮、虚、
【内容】
齐某,男,57岁。
初诊:1980年5月22日。
主诉及病史:患高血压、冠心病5年。1978年曾出现心肌梗死,心力衰竭,长期服用地高辛。1980年5月12日出现心房纤颤。因对奎尼丁有特异性反应,又难以耐受电除颤,遂请余诊治。
诊查:心悸不安,眩晕,胸闷气短,神疲乏力,面色暗滞少华,上腹部浮肿,纳少;舌质胖嫩,有齿痕;苔白润,脉结代。测其血压为160/90mmHg,心率110~120次/分,心电图提示:心房纤颤;ST-T段改变;Ⅱ、Ⅲ 、aVF异常Q波。
辨证:病属心血不足,心阳不振之心悸证。
治法:拟益气养血,温阳复脉法,复脉饮主之。
处方:炙甘草50g红人参15g柏子仁15g桂枝10g麦冬10g生地20g阿胶15g(烊化)鲜姜10g大枣10g
二诊:服上方药4剂后,症状明显改善,心悸偶尔发作,脉象沉弱偶有结代。效不更方,续进药6剂。
三诊:2周后,稍有胸闷乏力,神疲,上腹部仍见浮肿。复查心电图正常。原方加茯苓10g、泽泻10g。嘱服药3剂,以冀巩固。
按语:心悸一证,病因十分复杂,多与内伤七情、久病劳损、痰饮、时邪、血瘀等因素有关。对心悸的论治最早见于《伤寒论》182条:“伤寒脉结代,心动悸,炙甘草汤主之”。本例乃心血不足、阴阳俱虚之体,无阳以宗其气,无阴以养其心。余宗炙甘草汤之意,易火麻仁为柏子仁,名复脉饮。取七分阳药,三分阴药,用治此类心悸(冠心病心律不齐),每获良效。
内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