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、肠梗阻、腹痛、呕吐、腑
【医家】陆芷青
【出处】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
【关键词】痛、肠梗阻、腹痛、呕吐、腑气不通、肠鸣、腹满、胀满、急性阑尾炎、瘀、大便秘结、恶心呕吐、腹胀腹痛、气血瘀滞、脉弦数、拒按、苔黄、恶心、脘腹、血瘀、肠结、腹胀、
【内容】
励某,男,35岁。
初诊:1982年11月12日。
主诉及病史:患者因急性阑尾炎在某医院手术治疗,术后一般情况良好,二便亦通,但大便较为不畅,术后8天出院。出院后旬日,逐渐出现腹部胀满,并伴阵发性疼痛,又去该医院检查,初步诊断为“肠粘连”,翌晨腹胀腹痛进行性加剧,并出现呕吐,遂就治于中医。
诊查:患者腹部胀满,自觉有气体攻冲,以左少腹明显。阵阵腹痛,饮食不得下,恶心呕吐,肠鸣,4天不更衣,小腹拒按,有进行性加剧趋势。苔黄垢,脉弦数。
辨证:气血瘀滞,腑气不通,里实已成。
治法:通里攻下,行气化瘀。
处方:生大黄15g(后下)元明粉15g(分冲)川朴15g枳壳15g生莱菔子30g桃仁10g木香10g赤芍15g
二诊:昨服上药第一汁后约一刻钟许,曾呕吐1次,呕吐物多为中药及食物。两小时后再服第二汁,药后约2小时后肠鸣,腹痛阵作。同时将原方药另煎一剂,得200ml作保留灌肠,半小时后排出粪便甚多。便后腹满及腹痛均有所减轻,入夜又排一次溏薄便。今天腹满,仍有隐痛,泛恶时作,腑气见通,梗阻有所缓解。续进原方加制香附15g,2剂,一剂煎汤内服,另一剂煎汤再作保留灌肠。
三诊:服上药半小时后排出少量溏薄粪便及大量臭秽气体。腹痛、腹胀、恶心均消,自觉有饥饿感。续进健脾和胃理气之剂以善其后。
处方: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3g姜半夏10g青陈皮各3g川朴10g枳壳10g莱菔子15g蒲公英15g炒谷麦芽各15g服药5剂,胃纳见香,精神渐见轩昂,二便通畅,脘腹柔软、平坦。3个月后随访已恢复工作。
按语:宽中承气汤系我临床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自拟方,由生大黄10~30g、元明粉10~20g、川朴15g、枳壳15g、生莱菔子30g、桃仁10g、木香10g、赤芍15g组成。本方由大承气汤为主,加化瘀、理气、止痛的莱菔子、桃仁、木香、赤芍,以增强其泻热通便的作用。本方在使用时,可以同时内服与外用。内服为第一汁后,隔两小时再服第二汁;外用为另煎一剂,得药汁200ml,由肛门作保留灌肠,病人取右侧卧位,每日1次或2次。虽然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肠结症,其临床表现各不一致,但有一点是相同的,就是大便秘结、腑气不通。这可以概括为痛、胀、呕、闭四个字。由于该证的病机主要是气血瘀结,六腑痞塞,肠道梗阻,不通则痛。因六腑以通为用,以降为顺,今用通里攻下之宽中承气汤,腑气一通,梗阻缓解,则霍然见功。本方适用于低位性肠梗阻,其发病在24小时以内,体质尚健者为宜。倘属肠梗阻晚期或绞窄性肠梗阻及其引起之肠坏死、腹膜炎等,则需另行辫治,并配合西医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