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、湿、肾着、恶寒、脾阳不

【医家】刘渡舟
【出处】
【关键词】痛、湿、肾着、恶寒、脾阳不振、脉沉缓、身体重、湿痹、自愈、水中、五脏、气虚、下冷、腰痛、积聚、汗出、寒湿、肾著、
【内容】
迟某 男,50岁。
其病为腰腿、两足痠痛,恶寒怕冷,行路则觉两腿发沉。切其脉沉缓无力,视其舌硕大,苔则白滑。沉为阴脉,属少阴阳气虚也;缓为湿脉,属太阴脾阳不振也。本证为《金匮》所述“肾著”之病,为疏:
茯苓30克 白术15克 干姜14克 炙甘草10克
此方服至十二剂,则两足变热,恶寒怕冷与行路酸沉,疼痛之证皆愈。
按:本案腰痛腿沉怕冷,与“肾着病”相符。(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说:“肾着之病,其人身体重,腰中冷,如坐水中,……病属下焦,身劳汗出,衣裹冷湿,久久得之,腰以下冷痛,腹重如带五千钱,甘姜苓术汤主之。”本病病因为脾阳不运,寒湿痹着于腰部所致,其病变部位并不在肾之本脏,而在肾之外府,临床以腰以下寒冷疼痛为特点。所以在治疗上不必温肾以祛寒,而应燠土以胜水。本方重用干姜配甘草以温中散寒,茯苓配白术健脾除湿。待脾健湿去寒解,经脉畅通,肾府不受寒湿所侵,则诸症自愈。


内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