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汗、盗汗、阴虚、汗出、阳

【医家】陈炳焜
【出处】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
【关键词】自汗、盗汗、阴虚、汗出、阳虚、阴虚内热、虚、五心烦热、月经不调、营卫不和、梦遗滑精、神疲乏力、苔薄白、泻火、气虚、血虚、脉细、劳累、腰酸、发热、湿、痰、
【内容】
钱某,男,38岁,已婚。
初诊:1989年2月20日。
主诉及病史:半年来,昼夜汗出,局限于颈部以上,不论气候或热或寒,而在性急、躁怒或用心劳力之时加重,伴五心烦热,无腰酸,无神疲乏力,二便自调。平素房事过频。
诊查:舌体瘦色偏红,苔薄白,脉细。
辨证:阴虚内热,营卫失和。
治法:养阴除热,调和营卫。
处方:生地15g生黄芪30g熟地15g黄芩6g黄连6g桂枝4g白芍15g麦冬15g当归10g五味子10g麻黄根15g生牡蛎18g甘草3g 5剂患者服上药后诸症痊愈。
按语:汗证常见有盗汗与自汗,盗汗是指入睡时汗出,醒来即止而言。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同时兼有自汗和盗汗;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,不因天热、穿衣过多及服用发汗药而自行汗出。《医学心传》云:“盗汗者,寐中而通身如浴,觉来方知,属阴虚,营血之所主也。……盗汗宜补阴降火。”又《丹溪心法》云:“自汗属气虚、血虚、湿、阳虚、痰。自汗之证,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,故阴虚阳必凑,发热而自汗,阳虚阴必乘,发厥而自汗,故阴阳偏胜所致也。”故有“自汗属阳虚,盗汗属阴虚”一说。陈老认为,汗证是阴阳失和所致,《内经》谓“阳加之阴,谓之汗”。该患者盖因久欲劳作,阴血暗耗,时日长久后导致阴虚内热,逼迫津液外泄,故夜间盗汗出,同时阴虚不能敛阳,虚阳越于上,更兼营卫不和,营阴不能内守,卫阳不能外护,腠理不密,故而颈部以上时时汗出。临床上还可常见有两颧发红,女子月经不调,男子梦遗滑精。方以当归、生地、熟地滋阴养血,黄连、黄芩泻火坚阴,黄芪固表,麻黄根、生牡蛎、五味子敛汗,桂枝、白芍调和营卫。使得阴生、火降、气固、营和则汗不外溢,气不外泄。
内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