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、胃寒气逆、舌苔薄润、吐

【医家】董廷瑶
【出处】董廷瑶医案
【关键词】吐、胃寒气逆、舌苔薄润、吐乳、消毒、胃热、矢气、舌面、秽浊、腹满、聚、
【内容】
叶某,女,2个月
初诊(1974年2月1日)
病史摘要:患儿在初生未满月时,即吐乳频作,求治于西医儿科,予阿托品、维生素B等治疗未效,于1月17日作钡剂检查,×线摄片胃扭转(市儿童医院×片号:40779)。采用体位及保守疗法,并曾服中药,吐仍不止。医生考虑手术治疗。病家因恐惧而转来我院求治。
其症为初生二月,吐乳不止,腹满胀气,矢气频多,大便酸臭,小溲尚长,啼哭不安,舌苔薄润而腻。其舌后部有蒂丁高起。证属胃寒气逆,受纳、腐熟之职失司。法拟辛香温运,以和胃气。
陈皮3克 紫丁香1.5克 砂仁1.5克 青皮3克

钩藤4.5克 枳壳3克 姜竹茹4.5克 生姜2片三剂
又以手法压蒂丁,敷冰硼散。
二诊(2月4日)
频吐已止,尚有作恶,腹部柔软,大便通调,啼哭较安,小溲通长,舌苔薄润。原法已效,稍予增减。
上方去砂、枳、生姜,加木香1.8克,生草1.8克,三剂。
【按】本例在西医诊断为胃扭转,症见频吐不止,诸治罔效。初诊之时,见其胃寒气逆之象,乃予益黄散加减以辛香温运、祛寒降逆。而其蒂丁高起,据家传经验,此为吐不愈之原由。故以手法压之(示指清洗消毒后,指头蘸以少量冰硼散,快速压在火丁上,1小时后可进乳),获得了迅速的疗效。
蒂丁,位于会厌之下,胃热火炎,即可熏蒸于舌(如例一);而胃寒气逆,亦有秽浊之气循经而上(如例二),均可生成。据针灸理论,因内脏失调沿经络系统所产生的反应点,亦即具有良效的治疗点。故按压蒂丁作为治疗或能使脾胃气机通畅,而呈平逆降浊之功。这一推想尚待深入研究。而经外奇穴“聚泉”,位于舌面正中,针之能降逆止,也可一并参考。
内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