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颤、湿热、失语、流行性乙

【医家】王文济
【出处】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
【关键词】震颤、湿热、失语、流行性乙型脑炎、内伤、痴呆、温病、暑厥、舌苔薄白、颈项强直、舌红少苔、神志昏迷、饮食减少、吞咽困难、小便失禁、形体消瘦、脉弦数、脉虚弦、目斜视、舌质红、头痛、暑毒、呕吐、久病、谵妄、惊厥、高热、抽搐、流涎、聚、痉、
【内容】
陈某,女,7岁。
初诊:1965年7月29日。
主诉及病史:7月12日起高热,头痛,呕吐,神志昏迷,谵妄,惊厥,抽搐7次。于15日到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,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。经过14天抢救治疗,病势日见危重,认为已无法挽回,特邀中医会诊。
诊查:体温虽渐下降,但颈项强直,躯体僵硬,头向后仰,两眼向右上方斜视,眼球震颤,头部时有震颤,失语,吞咽困难,口角流涎,神情痴呆,呼吸微弱,大小便失禁。脉弦数,舌苔薄白。
辨证:病系暑湿热毒留恋,阻滞经络,邪陷厥阴,引动内风。病属暑厥,证候危重。
治法:勉拟清暑解毒、开窍镇惊,以作背城借一。
处方:生石膏150g怀山药15g天花粉15g炒僵蚕12g净银花15g净连翘12g生甘草6g肥知母12g天竺黄9g 1剂煎药汁200ml,每3小时鼻饲30ml。安宫牛黄丸1粒研极细末,羚羊角粉1.2g,二味混和鼻饲先灌入。
二诊:7月30日。药后,眼球震颤减轻,能徐徐吞咽,除鼻饲管。处方同前,除羚羊角粉,2剂。
三诊:7月31日。眼球震颤停止,颈项仍强直,两目仍向右上方斜视,吞咽时仍需缓缓送服。自起病至今已有半月,饮食减少,形体消瘦,正气亏损。外邪渐清而内风炽盛、阴分内伤,改用滋阴潜阳、息风镇惊之法。方从《温病条辨》三甲复脉汤出入。
处方:炙龟版12g鲜生地黄15g生牡蛎18g麦门冬9g生鳖甲15g炮穿山甲12g炒僵蚕9g炙甘草3g制胆南星3g白茯苓12g生苡仁12g 1剂
四诊:8月1日。眼睑能启合,瞳孔反应存在,两目仍向右上方斜视,颈项与躯体略见松软。处方同前,加净蝉衣4.5g、竹沥半夏6g,1剂。
五诊:8月2日。颈项较前柔软,眼球已能活动,吞咽较前方便,二手腕部出现阵发性震颤。治从前法参以安神镇静之品。处方同前,除麦门冬、炙甘草、胆南星、生苡仁、白茯苓、蝉衣、竹沥半夏,加青龙齿12g、明玳瑁12g、全蝎4.5g、鲜菖蒲9g、朱茯神12g,1剂。
六诊:8月3日。昨夜病情又出现反复,两眼斜视加强,手脚震颤较昨日加剧,舌上满布白腐苔。此系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,为浊邪之气上泛表现。仍宗前法,参以镇痉化浊之品。处方同前,除青龙齿、玳瑁、全蝎,加羚羊角粉0.9g先服,嫩勾尖9g、福泽泻9g,1剂。
七诊:8月4日。两目斜视及四肢震颤较昨日减轻,吞咽又感困难,失语依然。处方同前,除羚羊角粉,1剂。配合针刺,取穴哑门廉泉颊本(双)合谷(双)三阴交(双)
八诊:8月5日。神识较前好转,吞咽较前便利,失语如前。处方同前,除僵蚕、朱茯神、福泽泻,加青龙齿12g、广地龙9g、明天麻4.5g、制胆南星3g。嘱每天服鸡蛋1个,1剂。针刺同前。
九诊:8月6日。语言仍有障碍,但有听觉、懂语意,头部及四肢仍有震颤,痴呆如前。白腐苔已化,舌质红,脉虚弦。仍宗前法化裁之。处方同前,5剂。针刺同前,每日1次。
十诊:8月10日。听觉恢复,嘱其张口观舌证时能自己张口伸舌,舌红少苔。因中药味苦不愿服,嘱服药时有眼泪流出,已能表现于颜面,头部与上肢震颤较前亦有减轻。药既显效,仍从滋阴潜阳法。处方同前,除青龙齿、明天麻、制胆南星,加灵磁石12g、桑寄生9g、珍珠母15g、炒僵蚕9g,5剂。针刺同前。8月11日观察,饮食较前增加,能吃油条,亦能欢笑,左侧下肢出现屈伸不便。
针刺取穴:次髎(左)环跳(左)殷门(左)委中(左)承山(左)昆仑(左)
十一诊:8月16日。神识清楚,仍不能言语,已能转侧翻身;能欢笑啼哭,惟哭声带直音,无回转之音;左下肢已能屈伸。病情日见好转,仍从前意出入。处方同前,除嫩勾尖、僵蚕、地龙、鲜菖蒲,加炒当归9g、杭白芍9g、炙甘草3g、麦门冬9g、东阿胶9g,另烊化分2次冲入,5剂。
针刺取穴:四神聪哑门廉泉合谷(双)委中(双)三阴交(双)神门(双)
十二诊:8月20日。病势已日见好转,啼哭之声已有抑扬之变化,且能起坐,亦能站立,惟久病身体软弱。处方同前,5剂。
针刺取穴:哑门廉泉合谷(双)足三里(双)
十三诊:8月24日。饮食增加,每顿能吃肥肉三四块,精神已见好转。患孩嫌药味太苦,不肯再服中药,继续针刺治疗,取穴同前,加郄门(双)、照海(双)。8月25日针刺时观察,已能单独行走,能发出单音语言。8月28日针刺时观察,已恢复讲话,步行如常,并能单独玩耍。9月29日痊愈出院。
按语:患儿暑厥17天,已到危重阶段。中医依据温病理论辫证论治,配合针灸疗法,该病例辫证论治分为两个阶段:①患儿虽经17天诊治,但暑邪湿热尚留恋不清,投以安宫牛黄丸,羚羊角粉以镇惊开窍、清热解毒,用白虎汤加减以消暑解毒,2剂后外邪渐清。②出现内风炽盛、阴分内伤之候,改进滋阴潜阳、熄风镇惊之剂,方从三甲复脉汤加减,配合针刺治疗,终于挽救了病孩。从这一病例中体会到,医者必须认真对待每个病员,分析病因,认真辨证,慎重处理,才能取得良好疗效。
内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