顿咳、痰热、百日咳、肝火、
【医家】钱育寿
【出处】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
【关键词】顿咳、痰热、百日咳、肝火、眼白、舌红绛、苔微黄、苔薄黄、舌质红、痉咳、鼻衄、温燥、痰、大便干燥、脉细滑数、肺阴伤、鼻出血、咳嗽、溃疡、衄血、口渴、衄、
【内容】
何某,女,9岁。
初诊:1985年10月12日。
主诉及病史:咳嗽月余,曾在某医院多次诊治,经验血、×线胸片等反复检查,最后确诊为百日咳,用过青霉素、先锋霉素、红霉素、非那根、鲁米那等西药及中药、单方治疗,咳势日益加重,近又口鼻出血,遂来就诊。
诊查:顿咳月余,不咳如常,咳则连声不绝,头面发红,颈脉怒张,弯腰曲背,捶胸顿足,涕泪俱出。吸气时有鸡鸣吼声,追吼音止,咳又如前。近来咳更剧,剧则口鼻俱衄,眼白有溢血斑,眼周青紫,舌下系带有溃疡,苔薄黄,舌红绛。
诊断:百日咳(顿咳)。
辨证:肺蕴痰热,肝火上刑,木叩金鸣,血络损伤。
治法:清肺以化痰热,泻肝以降气火。
处方:地骨皮10g炙桑皮10g南天烛10g炙兜铃6g丹皮10g白芍10g黑山栀10g黛蛤散15g(包煎)炙百部10g侧柏叶15g生甘草3g金沸草10g 3剂
二诊:10月15日。顿咳之势稍轻,次数亦减,咳时口鼻衄减而未止,眼白血斑退而未消,眼周青紫已淡,苔薄黄,舌红绛。原方去白芍,加葶苈子10g、大贝母10g,3剂。
三诊:10月19日。顿咳明显减轻,咳时已无面目发红、弯腰曲背、捶胸顿足之象。口鼻衄止,眼白血斑亦消。苔微黄,舌质红,脉细滑数。宗效意追求。
处方:炙桑皮10g南天烛10g炙兜铃6g射干10g葶苈子10g(包煎)炙百部10g黛蛤散15g(包煎)大贝母10g生甘草3g鱼腥草30g金沸草10g 3剂
四诊:10月23日。顿咳渐止,偶有数声,时觉口渴,大便干燥。苔微黄,舌质红。痰火化,肺阴伤,再拟养阴清化。
处方:南元参各10g麦冬10g炙桑皮10g大贝母10g全瓜萎30g南天烛10g黛蛤散15g(包煎)生甘草3g炙百部10g鲜芦根30g冬瓜子10g鲜梨1只(切块)5剂
按语:本例诊断明确,阅前医病历,先后所用中药皆华盖及小青龙等古方,药性温燥,作用在宣,适宜百日咳初期应用。钱氏认为,痉咳阶段,系肺蕴痰热,肝火上刑,木叩金鸣,病理着重在“火”,倘用宣法,气火益旺,温燥更助火势。因此改用丹栀泻白合化肝煎加减,以泻肝火清痰热,痉咳减轻,衄血止,病情迅速控制。其后因痰火灼伤肺阴,在清降的同时增以养阴之品,咳止病愈。从而说明临床在识病基础上还应辫析症状,明确病机,然后施治,故收效较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