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疸、湿热、腹水、瘙痒、瘀

【医家】万文谟
【出处】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
【关键词】黄疸、湿热、腹水、瘙痒、瘀、肝脾肿大、苔薄黄、浮肿、臌胀、舌苔黄腻、下肢浮肿、小便黄赤、痰瘀互结、脉弦缓、肝硬化、胆石症、皮肤黄、脉弦细、黄带、结节、口苦、脉滑、脉实、热利、舌红、胁痛、血瘀、阳黄、阴黄、瘀热、瘀血、痞块、燥、聚、疣、
【内容】
黄某,女,47岁。
初诊:1974年5月24日。
主诉及病史:1967年因胆石症做过手术,术后头3年尚安。1970年初,又见黄疸、胁痛小有发作,至1971年夏,病情逐渐加重,并见腹水、浮肿等症,尤以皮肤奇痒为苦。在某医院住院3个月,诊断为胆汁性肝硬化。因不愿手术探查而来我院就诊。
诊查:两目深黄带绿,皮肤黄褐,面部及下肢浮肿,腹部胀大;胸颈部散在结节性黄疣,搔破处有黄色黏液。舌苔黄腻,舌质瘀紫。语音正常,无特殊臭味。全身奇痒难忍,口苦微干,纳食中等;大便灰黄,先干后溏,日行一二次;小便茶色。月事已绝两年。脉滑。腹部可扪及痞块(肝脾肿大),叩诊有明显移动浊音;下肢指压凹陷。尿液检查:尿胆红素(++),尿胆原(一)。
肝功能:黄疸指数130U,谷丙转氨酶330U/L(金氏法),麝香草酚浊度:17U,硫酸锌浊度20U以上。血清胆固醇13.5mmol/L。蛋白电泳:白蛋白0.52,_α2-球蛋白0.12,γ-球蛋白0.31。A
超:肝上界5肋间,下界右肋下3cm,肝厚11cm,脾厚4cm,肋下3cm。肝波为密集微小波,侧卧腹水液平3cm。
辨证:病属黄疸、臌胀范畴,乃湿热蕴遏,痰瘀互结,肝血不畅,脾运失常,胆汁外溢,水液停聚之象。
治法:清利湿热,化瘀散结,疏泄肝胆,调理脾胃。
处方:益母草120g(先煎水去渣,纳诸药再煎)生黄芪30g秦艽30g连翘30g地肤子30g虎杖30g赤芍30g茯苓30g杏仁10g旋覆梗10g浙贝母10g丹皮10g王不留行10g白术10g大黄10g元明粉(分2次冲)10g桂枝6g水煎服。外以地肤子、荷叶、苦参各100g,明丸10g,煎汤熏洗。服药3剂以后,大便稀粪,小溲增多,原方药再服3剂。
二诊:6月16日。黄疸及瘙痒明显减轻,浮肿消退,腹水少量。苔薄黄,脉弦缓有力。原方药再服9剂。
三诊:8月20日。黄疸已退,瘙痒已解,精神纳食见好。苔薄黄,舌红偏紫,脉弦细。检查肝功能及血胆固醇正常。拟法清利湿热、调畅肝血以善后。
处方:虎杖、茵陈、茯苓、益母草、红枣各30g,煎汁代茶饮。至11月份恢复正常活动,观察五年未见复发,肝脾肿大不显。
按语:中医学有“瘀热发黄”、“瘀血发黄”等认识。臌胀为肝脉瘀阻、脾运失常所致。黄疸属阳黄范畴,瘙痒也系血瘀化燥生风的阳证,故以活血凉血、清利湿热为主,配以健脾行水之剂而收全功。方中秦艽、元明粉等药的应用,乃仿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治黄之义,“治黄疸,皮肤眼睛如金黄色,小便黄赤”,用“秦艽五两,牛乳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纳芒硝一两服”。患者顺利治愈,系根据脉实及胃气未败而采取“大方”与“守方”的策略。辨证要点着眼于阴黄实证,立法选方着手于攻下,方中大剂益母草与王不留行配伍,有较强的活血利尿作用,大黄配元明粉,有较强的清热利胆作用,故而顺利达到退黄、消水、清除湿热的目的。
内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