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、积、红斑、气血瘀阻、脉
【医家】孙光一
【出处】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
【关键词】虚、积、红斑、气血瘀阻、脉沉细数、四肢无力、脾肾不足、脾肾两虚、血尿、胸闷、高热、不得平卧、久治不愈、禀赋不足、气血瘀滞、下肢浮肿、舌淡苔白、舌质淡红、时轻时重、阴阳失调、气血失调、下肢无力、心力衰竭、苔薄白、虚劳、产后、低热、外感、内伤、水肿、久病、喘、
【内容】
牛某,女,28岁。
初诊:1991年3月12日。
主诉及病史:患者1989年7月产后高热住某医院,确诊为“系统性红斑狼疮”,服强的松日量45mg,症状时轻时重。1991年2月突然高热不退,喘憋不得平卧,检查确诊为“心包炎”。加静脉点滴地塞米松,日量10mg,仍低热;胸片示大量心包积液。两周后仍未控制。化验抗核
抗体1:640,dsDNA38%,白蛋白/球蛋白比值为0.82,血尿素氮9.49mmol/L,尿蛋白(+++)。穿刺心包液为浆液性,培养阴性。诊为“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心包积液、心力衰竭”。于1991年3月12日请笔者会诊。
诊查:面部及下肢浮肿,半卧位,精神差,自诉胸闷憋气,四肢无力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数。
辨证:脾肾两虚,毒邪攻心,气血瘀阻。
治法:健脾益肾,清心解毒,活血利水通络。
处方:黄芪15g白人参10g(另煎)白术10g茯苓15g女贞子15g山萸肉10g仙灵脾10g莲子心10g丹参15g枳壳10g全瓜蒌15g薤白10g桑白皮15g冬瓜皮15g草河车15g白花蛇舌草30g
二诊:服上方药14剂,诸症减轻,心包积液减少。继服前方药并减激素量,至服药第50天,胸片检查心包积液完全吸收,强的松减至日量25mg。三个月后复查,患者一般情况好,除自觉下肢无力酸困外,无其他不适。化验:血尿素氮6.03mmol/L、抗核抗体1:160,尿蛋白(++)。胸片检查未见心包积液。强的松日量10mg,坚持服中药治疗。
按语:红斑狼疮侵犯心脏常引起心肌炎、心包炎、心包积液,治疗亦很困难。中医认为该患者脉沉细数,舌淡苔白,四肢无力,水肿,胸闷憋气,证属脾肾两虚、毒邪攻心、气血瘀阻,故治以健脾益肾、清心解毒、活血利水通络。方中黄芪、白人参、白术、茯苓健脾益气;女贞子、山萸肉、仙灵脾补肾气;莲子心、草河车、白花蛇舌草清心解毒;丹参、枳壳、瓜蒌、薤白活血利气开胸;再以桑白皮、冬瓜皮泻胸中之水,故药到病除,病情好转。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,可侵犯全身多种脏器,病情复杂,治疗困难。以类固醇激素为主的西药治疗方法,虽可部分控制病情,但长期大剂量用药可引起严重的副反应和并发症,甚至成为主要致死原因。笔者经几十年潜心研究,总结出一整套中西医结合、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本病的经验,即在急性期以激素治疗为主,中药为辅;病情控制后,逐渐以中药为主,减少或停用激素,可取得显著的疗效。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、后天七情内伤,致使人体阴阳气血失调,气血瘀滞,经络阻隔,复因日光曝晒、外感毒邪而发。临床表现虽十分复杂,但“虚”是本病之本,即本病病机是因虚致病,复因病成劳,久治不愈,又使虚劳加重,“虚”始终占主导地位;即使急性期矛盾突出表现为毒热标象,从根本上看还是虚中夹实、标实本虚;久病患者更是虚上加虚。因此,应切记虚是本病之本,始终注重扶正重于祛邪的指导思想。即使在急性期,“急则治其标”,采用清热解毒凉血药,也不要忘记“护阴”;而病情迁延后,无论何种临床证型均应以扶正固本为基本原则。本病临床证型多样,病情复杂,但脾肾不足、阴阳失调是本病的病机核心,临床辨证病型也以脾肾不足型最多见。笔者积几十年临床经验,摸索出以健脾益肾、活血解毒通络为主的药物,如黄芪、太子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女贞子、菟丝子、仙灵脾、丹参、鸡血藤、秦艽、草河车、白花蛇舌草等组成的基础方,然后根据临证加减,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,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了显著的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