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热、湿、湿热、面色不华、
【医家】吴立文
【出处】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
【关键词】发热、湿、湿热、面色不华、湿热内蕴、倦怠乏力、脉弦、湿温、阴虚、郁、寒热邪气、舌苔满布、发热恶寒、小便短赤、周身酸痛、舌质稍红、舌苔薄白、脾胃虚弱、湿浊壅滞、感冒、汗出、纳差、郁热、自汗、头昏、头晕、外感、温病、壅滞、潮热、
【内容】
岳某,男,45岁,已婚。
初诊:2002年4月26日。
主诉及病史:20天前患感冒,发热恶寒,周身酸痛不适。自取西药治疗,症状减轻,但仍然发热,且以午后夜间为甚,自测体温38.4℃。又经输液治疗一周,仍未见明显效果。目前,头昏朦不清,食纳欠佳,小便短赤,大便尚调。
诊查:面色不华,舌质稍红,舌苔满布,黄而厚腻,脉弦无力。
辨证:湿热内蕴、三焦郁滞、气机失畅。
治法:清热化湿、辛散透泄。
处方:杏仁10g白蔻(后下)10g生薏米30g厚朴15g清半夏10g滑石(包煎)18g通草6g秦艽30g青蒿20g柴胡12g黄芩10g生甘草6g 3剂。
二诊:4月29日。药后仍然发热,转为后半夜4时左右为甚,自测体温38.2℃,约2小时左右,发热渐退,白日测体温37.4℃。舌苔稍有减退,仍黄腻,脉如前,上方加佩兰(后下)10g 4剂。
三诊:5月3日。发热规律同上,发热时测体温37.4℃,约1小时渐退,白日已不发热。舌苔明显减退,但仍黄腻,食纳较差。上方加焦楂曲10g 3剂。
四诊:5月6日。自述已不发热,体温36.7℃。仍面色不华,纳差,倦怠乏力,舌苔已不黄,稍厚腻。热虽退,但中焦脾胃湿浊壅滞,改拟化湿运脾和胃之法,以平胃散加味:苍术10g陈皮10g厚朴15g生薏米30g白蔻(后下)10g黄芩6g藿香梗(后下)10g佩兰(后下)10g青蒿15g秦艽20g焦三仙各10g生甘草6g 4剂。
五诊:5月10日。未再发热,食纳稍有改善,但面色不华,倦怠乏力,头晕,自汗,腻苔基本退净,脉弦无力。湿浊久困,脾胃虚弱,拟益气健脾法调理,方用六君子汤加减:党参20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厚朴10g焦三仙各10g鸡内金10g炙黄芪30g浮小麦30g 3剂后食欲改善,精神好转,体力有增,汗出明显减少,舌苔薄白,脉转有力。继以上方3剂,以资巩固。
按语:本例发热,初因于外感,以午后夜间为甚,临床表现呈潮热规律,但分析其症状,并无阴虚之征,而以湿热为主。湿热内蕴,壅滞三焦,气机失畅,郁热内盛。《温病条辨》指出湿温发热“状若阴虚”,此患虽非湿温,然湿热之性相同。治以三仁汤加味,清化湿热,宣畅三焦。加用秦艽,因本品辛散,《本经》谓其“主寒热邪气”,《本草纲目》言其“去阳明之湿热”,故重用以达去湿热、透邪热之功。青蒿苦寒,气味芳香,《医林纂要》认为善治“郁火不舒之证”,可清暑化湿,疏达透热,故伍之。合以柴胡、黄芩,意在和解少阳,运转枢机,畅和三焦,使湿去热透而解。湿性缠绵,热为湿遏,胶结难解,故清热化湿应重视配合宣畅气机,透邪于外,以退其热。热退后,则以调理中焦、运脾和胃为主,渐除其湿,恢复脾运,以臻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