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痧、脉细数、发热、咳嗽、

【医家】廖浚泉
【出处】廖浚泉儿科医案
【关键词】丹痧、脉细数、发热、咳嗽、鼻衄、痛、舌光红起刺、融合成片、面色潮红、皮肤脱屑、舌尖红赤、咽喉疼痛、食少便溏、脉浮数、咽喉痒、温邪、食少、燥热、伤阴、喷嚏、红疹、腹胀、疫毒、唇干、潮热、口干、郁、
【内容】
余某某 女,9岁。1963年2月9日门诊。 患儿发热五天(体温39.8℃ ),遍身红疹隐约,融合成片,咽喉疼痛,鼻衄,微咳喷嚏,面色潮红,夜烦口干,食少便溏,环口略苍白。舌尖红赤起刺,脉浮数。系感受时邪,蕴结肺胃,疫毒化火,熏蒸营血,发为丹痧。治以辛凉解肌透表。
处方:
荆芥6克 连翘10克 甘草3克 牛蒡子6克 蝉蜕3克 赤芍10克 桑叶10克 金银花6克 丹皮6克 粉葛10克 竹叶6克 板蓝根10克 复诊:丹痧尽透,发热渐退(体温38.5℃),咽喉痒痛,咳嗽涕中带血,夜烦,腹胀食少。
舌光红起刺,脉细数。痧毒已泄而伏火内炽,法以清散。
处方:
生地15克 元参6克 连翘10克 甘草3克 赤芍10克 丹皮6克 枳壳6克 桑叶10克 木通5克 川贝母6克 竹叶6克 郁金6克 金银花10克
三诊:丹痧已退,皮肤脱屑,潮热(体温37.5℃),鼻衄,右颔下有核作痛,咳嗽,夜烦,唇干,舌赤红转润,脉细数。温邪伤阴,火毒未清,肝肺燥热。治宜养阴清肺,泄热解毒。
处方:
生地15克 赤芍10克 丹皮6克 白茅根12克 侧柏叶10克 甘草3克 元参6克 白薇5克 川贝母6克 牛蒡子6克 藕节3个 连翘190克金银花6克
按:丹痧属温热范畴,古人总结了一套完整经验,即初起辛凉透解,继用清热解毒,终?宜甘寒救液。本病例门诊治疗先以辛凉解肌,使痧邪得透,继用清热解毒凉血之品,清其余焰,病遂霍然。(《廖浚泉儿科医案》)


内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