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痛、胃癌、咳喘、咳嗽、痛
【医家】宋孝志
【出处】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
【关键词】胃痛、胃癌、咳喘、咳嗽、痛、痰、咳嗽痰喘、大便不畅、发热恶寒、面目浮肿、多涕唾、脉浮紧、舌质淡、苔白厚、肿块、痰多、喉鸣、寒热、浮肿、痰饮、外寒、脘痛、喘满、喘促、脉浮、喘、
【内容】
王某,男,60岁。
初诊:1941年9月。
主诉及病史:反复胃痛伴咳嗽痰喘已三十余年,迭更多医,迄今未愈。三个月前赴广州经商,脘痛大作,急往某医院诊治,住院检查后确诊为胃癌。医生谓当做手术,否则无治。病人自念身已老朽,不愿耗费资力,遂结束在广州经营返乡。路经长沙又在某医院检查,结果同前。回乡后邀余往诊,余谢以不治,劝其另请高明,竟不再求医。于3天前因受凉而发热恶寒,咳嗽喘满大作,喉中痰盛难出而多涕唾,坐卧不宁,再来求诊。言仅求缓解咳喘,可不治胃癌等。
诊查:面目浮肿,呼吸喘促摇肩,时腹自痛,饮食不入,大便不畅,小便反多,胃脘部按之有硬块,稍压则痛剧。舌质淡,边有紫块,苔白厚,脉浮紧。
辨证:时值秋季,肺受寒邪,素有痰饮、内饮外寒,肺卫合邪,发为咳喘。
治法:散寒涤饮,降逆平喘。予射干麻黄汤。
处方:射干9g麻黄9g(捣碎,先煎去沫)细辛6g紫菀9g半夏12g款冬花9g五味子9g生姜12g大枣6枚
煎法:上方药1剂,以水3杯,入麻黄煎沸,以纸掠去浮沫,加入诸药,煎取1杯,分温二服。
二诊:药后得微汗,寒热减,咳喘稍轻,仍痰多喉鸣。原方药2剂。
三诊:脉浮已去,仍有紧象;舌质转红,苔转白。咳嗽大减,痰易出,浮肿已退,稍能纳食,自觉胃痛见轻。余以舌质转红,为麻黄发阳所致,去麻黄加知母9g, 3剂。
四诊:两个月之后再次请诊。服上方药3剂后诸症渐减,遂自己续服三十余剂。现咳嗽已愈,食纳佳,睡眠可,且胃痛未复作,求善后之治。切其脉渐和,舌质仍红,大便尚不畅。上方去知母,加玄参9g以清浮热;生地18g以养胃阴。3剂。病者服上方药后舒适,大便已常,遂连服此方药五十余剂,诸症若失,渐能持筹握算,著年之后复去广州营运,仍到原确诊医院复查,胃肿块消失,胃癌已愈,此人72岁时寿终。